当前位置:中国信息报道 -> 国内

积极治疗 未来可期 淋巴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改善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网络   阅读:1803

淋巴瘤是一种影响淋巴系统的癌症,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涵盖了多个亚型。由于其类型多样,症状各异,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日”。在第二十个“世界淋巴瘤日”到来之际,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积极倡导市民关注淋巴瘤科普,了解淋巴瘤规范化诊断、治疗和康复知识,推动社会各界对淋巴瘤患者的关爱。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坚定治愈信心,助力“健康中国 2030”。

 今年“世界淋巴瘤日”的宣传主题为“we can't wait”(积极治疗,未来可期),呼吁淋巴瘤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记者了解到,淋巴瘤患者如果能够按照全程规范诊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少数可治愈的肿瘤之一。近20至30年来,多种突破性创新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患者五年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我国部分一线城市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高达 60%-70%。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张会来教授表示“近年来,国家加速全球创新型药物更快进入国内,临床有了更多的选择。自体移植、CAR-T治疗、双抗等多种创新治疗方案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多治愈的机会。当然还需要我们病理、影像、放疗等MDT多学科医生共同努力,帮助患者选择更加高效精准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线标准治疗后,一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因为一些高危的因素,出现难治、复发的情况。”张会来教授说,“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更加专业的疾病诊治。因此,在今年淋巴瘤内科开设了淋巴瘤专病门诊,如滤泡性淋巴瘤专病门诊、CAR-T治疗专病门诊、Castleman病专病门诊。一方面,医护团队给每位患者建立淋巴瘤患者关爱日志和居家症状日志,做到‘一患一档’。对患者进行全程指导,帮助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同时开展电话随访和互联网线上随访,保持医患的密切沟通,为患者的全程规范治疗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专病门诊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诊室,除了临床医护人员,还有药学、影像学、病理学、放射学等科室专业人员加入。由于肿瘤病人往往初诊时伴有焦虑情绪,我们还专门邀请到心理老师帮其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形成整个淋巴瘤专业化多学科团队来做好病人的全程管理。”

 如今,淋巴血液系统肿瘤的诊疗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未来医学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作为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始终秉承着紧跟时代最新发展理念,用最安全、最有效及最优化的治疗手段满足广大患者的迫切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成果突出、进步显著,更是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促进专科建设、推动了淋巴瘤规范化诊疗。

 2021年,包括天津市肿瘤医院在内的全国七家省级肿瘤医院发起了淋巴瘤亚专科区域联盟,涵盖了全国一共52家医院,辐射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多个省份。区域联盟单位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双向转诊等方面形成了共享共建的合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张会来教授表示:“为了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甚至临床治愈,临床药物的创新及治疗模式的更新是主要的方向,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更多的创新治疗方案。天津市肿瘤医院作为首批60家国家癌症中心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的试点单位之一,正在开展了60余项全球前沿新药临床研究,包括CAR-T、双抗等。致力于和患者一同积极应对,探索更多的创新治疗方案。未来仍需积极探索并实践药物的临床应用,优化治疗模式,助力中国淋巴瘤患者治愈率的进一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淋巴瘤的发病人群不断增多。虽然人们对淋巴瘤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准确,但仍有些人对于淋巴瘤存在着一定误区。

 天津市肿瘤医院在今年“世界淋巴瘤日”系列活动中,也加大了对市民的科普,医生走进社区,对市民的诸多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淋巴结肿大这一常见体征,有利于患者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此外,多学科团队专家就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案、病理及影像检查、症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专业详细的解答,近距离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值得提醒淋巴瘤患者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淋巴瘤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适当运动,但不能过劳。营养支持非常重要,这将影响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情况。良好的营养补给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很多创新药品在获批不久就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极大地减轻了广大淋巴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未来,我们也期待更多创新药物可以快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提高患者可支付性,惠及更多患者。”张会来教授说。